苏州大学 叶元土教授
要点整理
1、水产饲料蛋白质含量较高,在22-52%,草鱼饲料蛋白质22-35%,鲤鱼28-38%。
是否真的需要如此高的饲料蛋白质含量?不需要。
1、饲料蛋白质含量不等于鱼体蛋白质摄入量;
2、投喂饲料量=与体重*投饲率;
3、投喂饲料量*蛋白质含量=投饲蛋白质量;
4、鱼体每天应该摄入多少蛋白质量(营养需要)。
为什么要做这样高的饲料蛋白质含量?
1、市场:以饲料蛋白质定价,高蛋白,高价格;
2、蛋白质质量:有效蛋白质,可消化蛋白不高,以过高的蛋白质消耗满足需要;
3、营养基础:饲料以蛋白质含量作为需要量,而不是以摄食率为基础的蛋白质需要量。
如何有效控制饲料蛋白质含量?
1、市场:不以饲料蛋白质含量定价,而是以养殖效果(单位增重的饲料成本)定价机制的形成;
2、营养与饲料:
A、以蛋白质质量为基础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,高效的饲料蛋白质原料是关键;
B、饲料营养素的有效平衡。
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的技术方法
1、饲料蛋白质和饲料脂肪含量的平衡(保障鱼体最低蛋白质需要量,以脂肪满足能量的需要,发挥脂肪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);
2、提高饲料蛋白质的有效性(以氨基酸平衡性、消化利用率为依据,选择高效的饲料蛋白原料,优化饲料配方氨基酸平衡);
水温差异与饲料油脂的关系更大:
在低水温(低于15度),淡水鱼利用脂肪的能力显著增强,而利用氨基酸产生能量的能力下降;在20度以上,养殖期的积温每升降100度日,鱼类增长率就相应增减6%;且脂肪功能效率高于蛋白质;
接下来叶元土教授介绍了酶解鱼浆在代替鱼粉,配置低蛋白日粮中的研发应用;以及使用中注意事项: